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开发性金融机构助力中国实体经济“走出去”

来源:亚信实业家委员会     时间:2015-12-31 00:00:00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 邢军

亚信成员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业家的参与和实业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更离不开实业家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实业和金融之间的一种机构,即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引起各界关注。200年前的法国储蓄存款机构是全球最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很大的支撑作用。二战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成立,为战后重建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些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波折,最初成立时都是政策性的,以财政补贴为支撑,效益不高,很多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政策完成后就向商业性转型了。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日增,各国纷纷成立了开发性机构,全球开发性机构已达320多家。这些机构大多以中长期大额投融资为主,与商业机构有一个根本区别,首先关注政府领域,产品多数是以中长期资金为主,因为要支持发展基础设施领域。怎样保证现金流不断,甚至是经济波动中有持续的好现金流,需要中长期的金融支持,这是全球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

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最典型的代表是国家开发银行,它经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1994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三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发银行定性为服务中国的“两基一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的经济发展基础是很关键的要素,开发银行成立当初就以政策性金融的形式来支持发展。

从1998年起,我们探索用市场化的方法来实现政府发展目标,提出一个开发性的发展理念,即不依靠政府财政补贴,不完全按照政府指定的项目去做,自己去选择项目甚至是培育项目。这个过程中包括市场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建设新型机构,包括推进一些制度的建设。因为在基础设施领域,经济发展很需要这些支持,但是商业化程度又不高,所以这个阶段商业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需要培育,需要政府发展。但银行贷款总是有一个规则的,要满足这些规则,就需要对这个项目主体进行培育。所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被称为“政府热点,雪中送炭”,关注政府要发展的热点问题,商业价值不高,政府又需要发展它,这是一个理念。

为避免一些产业重复建设,使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和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很重要。同时以中长期大额资金支持为手段,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能够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还要进行市场建设或信用建设。因为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很多领域信用结构不是那么完善。想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是投资条件需要对市场主体包括信用机构进行搭建,主动去建设这个市场。通过这些方法既支持了各地区的发展,又支持了产业项目的发展,也使我们的贷款和投资形成了优良资产。到今年三季度,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规模已超过了11万亿元。

我们的资产组合超过了世行、亚行等前四位开发银行的总和,其投融资领域不单单是关注金融设施,对一些建设性的产业、新兴产业,在服务国家建设“走出去”业务,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上,开发银行倾注了很多精力。2002年起开发银行在全球进行投棋布子,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政策以后,在相关领域支持大项目超过400多个,都是以大额中长期信贷为主。

我们还有一个投资、信贷、信用证租赁等综合服务手段,给不同产业、不同企业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下一步,我们将在亚信各成员国中加大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为推进企业更好合作,还搭建一个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这一平台,为企业家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这几年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今年9月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招商,加强产能合作,对接中国企业和埃塞俄比亚政府,起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金融协会的支持。

我们向全球开发性金融机构发出倡议,希望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共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共同支持亚信成员国实业家的发展。■

 

 (根据会议资料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亚信实业家委员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58280751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邮箱:cccmeservice@cccme.org.cn

京ICP备11002874号-14 | 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